工作越久就越發現,很少有人再會孜孜不倦地教自己了,也很少有人再會耐心地培養自己了,因為職場上根本就沒有老師。
有些人剛步入職場時,會帶著“學生思維”,認為不懂就要問,多問才能進步,善于提問是追求上進的表現。
其實這樣的想法是片面的。
職場不是學校,上司不是老師。一個部門招新員工,并非是給他學習的平臺,頂多算是給他展示自我的舞臺。當然,一些基礎性的工作,入職之初肯定會接受培訓。但工作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和困惑,往往是沒人會教的,或者說沒人會用心教你的。
也許一開始,上司可能會耐心地教導。可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,如果還是動不動就提問的話,他不會認為這是下屬積極上進的行為,反而會覺得是無能的表現。
不懂不是做不好的借口,不會不是不想做的理由。有時候覺得有些工作自己確實沒經歷過,想向上司請教。可在他的眼里,會把這種行為理解成推卸責任。他會想:什么事都問他,那還要你干嘛呢?
現在職場上普遍存在一種現象:重事不重人,重使用輕培養。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?
第一,從上司的角度看
領導都很忙,招新人是為自己分憂解難的,他們沒有精力長期教新來的人。過去,有些地方有“傳幫帶”的傳統,每個新來的人,都會被指定一個“師傅”手把手地教。現在隨著工作范圍的擴展、工作強度的增大,這種行為越來越少了。而且現在很多“師傅”,也已經不愿意再做這樣的事了。
曾經聽過一個機關里的老“筆桿子”抱怨,他說這兩年單位陸續考了三名新人進來,對于每個人他都耐心細致地進行教導,對他們的文字材料細心的修改,基本上是把自己所學的知識,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。
可結局是什么?結局就是這些新人,在單位沒呆幾年,紛紛通過選調考試考走了。有的是剛剛培養出來,剛可以挑大梁的時候,就選擇走人。
不僅是在機關單位里,很多公司部門也一樣,經常是好不容易培養出骨干后,人家翅膀一硬就選擇跳槽,去更高的平臺發展。以至于現在的職場,已經越來越厭倦對新人的培養,而寧愿選擇那些招來就能用的。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遴選考試的要求:三年工作經驗,有從事XX崗位的經歷。
第二,從工作崗位的角度看
職場就是叢林社會,能者上位、庸者出局,從來就沒聽說一個人能力不行,還使勁培養的。那種骨骼驚奇、相貌異常,上司一看就覺得很有前途的年輕人,只存在在電視劇中。現實情況很殘酷,你行就你上,不行就走人。
有個單位考來一名新同志,領導把他放在辦公室,讓一名副主任帶帶他,教他寫材料。他剛來的時候,副主任就把單位這幾年所有的文字材料,全部打了個包發給他,讓他每一篇都看看,熟悉下工作,并且將本單位文字材料的基本要求跟他說了下。
有一次,副主任讓他寫一個領導講話稿,并大致說了要求。在寫作的過程中,新同志就開始各種提問了,什么框架怎么搭啊,要分幾個層次啊,要突出哪些內容啊,還有這一塊要寫什么,那一塊要寫什么啊,問了一大堆問題。
一開始副主任覺得他不熟悉情況,耐心地教導了一遍。可過了一月之后,發現這名新同志寫材料依舊是這個模式,就像一個“問題寶寶”一樣,帶著一本“十萬個為什么”來上班,天天都要問問題。
后來副主任就沒耐心繼續解答了,畢竟招新人是給自己幫忙的,不是添亂添堵的。由于缺乏指點,這名新同志的材料寫得越來越差,后來就被調劑到其他崗位了,給領導留下了一個“不行”的印象。
第三,從工作機制的角度看
上司在一個部門呆的時間是有限的,在這段時間里,他要做出成績就必須要用最有能力的人,而不是重新培養人。
在職場上常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:某位同志由于工作能力得到領導認可,就頻繁地被調動崗位,像一顆螺絲釘一樣,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安。而那些沒有能力的人,則往往被丟到一邊,成天無所事事。因為對于領導而言,他的一切安排都是為了工作,而不是為了個人的成長。
這時候該怎么辦?
一方面是主動地學
在學校里,一切都是老師主動地教,學生被動地學。進入職場就要改變這個觀念了,要明白大多數人是沒有義務教你的。在職場上,有人教是幸運,沒人教才是正常的。所以平時有空的時候,多看看本部門過去的資料和文件,多關注別人是如何為人處事的。
現在大家都很聰明,知道職場上沒人會教,就會主動去網上尋找答案、請教問題,這都是主動學習的方法。
另一方面是聰明地問
職場上沒有老師,不代表我們什么問題都不能問。工作中勤請示、勤匯報是個好習慣,但這跟盲目提問是不同的。這里關鍵要注意一點,提問的時候要給上司做選擇題、判斷題,不要給他做論述題、問答題。就是說自己提問的時候,要給上司幾個選項讓他選,不要直接問他該怎么辦。
而且提問的時機很重要,最好是上司剛剛布置任務的時候,你馬上就能提出問題、提出要求。不要過了很久以后再問,也不要在工作中邊干邊問,想到什么就問什么,這些行為都會讓上司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。
職場中真正厲害的人,是上司遇到問題時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;并非是他遇到問題時,第一反應就是推給上司。
我講得還主要是做事方面的,關于如何做人,這個就更沒人教了,因為跟工作毫無關系。
總之,我們一定要認清一個事實,職場上很少有人會認真地教自己、培養自己,因此要擺脫“依賴心理”,善于主動學習、聰明提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