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領導都比較強勢,有自己的主見,極少的領導遲疑不決。那些看起來優柔寡斷的領導,其實也不是真的沒有決斷,而是在遲疑當中。這樣的領導都是比較謹慎的人,表面非常愿意聽,顯得非常開放而且從善如流,其實骨子里是有自己的判斷和主見的。如果真遇到了遲疑不決的領導,比如他常問:“你們說呢?大家討論討論……”或者是挨個點名發言,最后他一總結就完成討論了,答案也出來了——領導這樣遲疑不決,往往有四種原因。
1.專業能力不足,沒法決斷。
專業能力不強的領導基本選擇這種方式。他不是本專業出身,怎么辦?工作還得繼續,大家集思廣益,得出結論,領導高屋建瓴一總結不就成了?
2.他剛來不了解情況不能馬上決定。
什么情況都不了解的時候不能擅自發言,如果發言不對會失去威信。領導有什么事情需要征求一下民意,不能馬上強勢決斷,以免阻斷群眾的呼聲。有的領導在新進入一個企業時往往有意低調示弱,以觀察身邊的真實反應,從而達到更快、更透徹地了解身邊情況的目的,這只是階段性的,并不意味著他本身是一個非常沒有主見的人。
3.領導不愿意打擊下屬發言的積極性,不愿意馬上否定他的發言,于是暫時不決定。
4.領導是個內心溫柔、靦腆的人。當他不同意時,不會說“不”,而是用沉默來否定。
這個時候下屬不要把這樣的沉默當作是默認,或者認為領導沒主見。這樣的領導很厲害,他不僅知道自己如何判斷,而且馬上能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表態,做到從工作到修養都完美。
一般來講,領導骨子里面一定是有自己的主見的,否則他怎么做領導?領導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做決策,無論是看文件、聽報告,還是面談,領導每天面對的就是批閱“奏章”。有人說:“一個缺乏主見的人是不能夠進行有效決策的,不能有效決策的人就不能做領導,或者說至少不能說是一個合格、稱職的領導?!彼裕旑I導不容易啊,下屬也要多理解他。
即使一個遲疑不決的人被放在那個位置上,也得鍛煉出決斷的能力來。很多電影都描述過這樣的“王”,首先獲得了代表權力和征戰的劍,擁有指環只能是資格初步認定,然后歷經千難萬險,克服心理障礙,帶領大家做成一件大事。在這個過程中,“王”由原來的不能做主,變成為一個振臂一呼萬人響應、具有當機立斷性格的真正的王。
聽遲疑不決的領導說話的要點是:
1.遲疑不決的領導往往比較和氣,和他一起工作會很開心。他說話下屬也不緊張,聆聽時很放松,能和領導順利溝通。2.領導遲疑不決,下屬就提出自己的想法,領導也愿意互動,做到從諫如流,結果就是自己的想法能夠借領導的命令而得以實施。3.領導遲疑不決,你聽不到任何反饋意見,只能自己想辦法,或者放膽創新去做。4.聽那些表面看起來遲疑不決的領導講話,就要留神了。可根據上述領導遲疑不決的原因判斷如何做。
某公司領導即使面對下屬,也絕不表現出強勢。這個聰明的領導一到需要決斷時,就第一時間爭取大家的意見。即使他非常想說出自己的意見,也忍耐著不說,直到大家都發言完畢??傆幸恍┫聦俑艺f敢做,是發表意見的領袖,他就當機立斷,采用了這些發言領袖的意見。這些喜歡發表言論的下屬心里很舒暢啊,看,領導采納了我的意見,我多有價值。而那些沒有發表意見的弱勢群體一看,人家發言領袖們都說到這個份上了,我們還摻和什么呀?調和派一看那兩派都同意了,更是沒有意見了,結果大家高高興興地按照“大家的意見”去執行了。
還有的領導不是遲疑不決,而是耳朵根很軟,誰說啥都聽,然后錯了再改。對待這些情況復雜的領導,就應該靈活應對,沒有很具體的方法可循。